《今日藥學》雜志(原名《廣東藥學》雜志),創(chuàng)刊于1991年,為中國藥學會與廣東省藥學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藥學學術期刊,擁有國家和省兩級最大綜合性藥學社團專業(yè)人才薈萃、會員眾多、影響廣泛的優(yōu)勢,是廣大醫(yī)藥科技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、發(fā)表學術論文和成果的服務平臺。本刊一直秉承”的辦刊方針,為廣大醫(yī)、藥專業(yè)技術人員發(fā)表學術論文、進行學術爭鳴、掌握醫(yī)藥前沿信息、促進科研立項等做出不懈努力,并且深得業(yè)界的廣泛認同。本刊為廣東省衛(wèi)生系統(tǒng)和醫(yī)藥系統(tǒng)高級職稱評審期刊,并獲得廣東省省級繼續(xù)醫(yī)學教育刊授資格,”光榮稱號。積極鼓勵高水平科研論文的發(fā)表:省級、省會級城市以上政府科研立項項目論文免收版面費、在校學生研究性論文酌減版面費,并優(yōu)先安排發(fā)表,衷心希望廣大藥學科研工作者踴躍來稿。
《今日藥學》雜志是綜合性藥學期刊,欄目涵蓋與藥學相關的所有領域,主要欄目有:論著、綜述、醫(yī)院藥學、藥事管理、藥學教育、繼續(xù)教育園地等。
1 投稿要求
文稿應具有科學性、邏輯性、先進性,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,側重實用。
文稿力求簡明精煉 論著一般勿超過4000字(含圖、表及參考文獻),并附500字內的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。
論文若為基金資助項目的,請在文稿下方注明編號,并于投稿時將基金資助合同掃描件一起上傳至投稿網站。 1.3 投稿時請用第一作者的聯(lián)系方式在我刊投稿網站注冊,并將word電子文檔、第一作者的單位推薦函和基金證明文件掃描件上傳至投稿網站,并留下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的詳細聯(lián)系方式(地址、電話、郵箱等)。投稿后請從郵局電匯稿件審理費50元,并在附言中注明稿件編號。定稿后,收取發(fā)表費。(每次交費請注明稿件編號)
1.4 來稿恕不退稿,請務必自留底稿。
1.5來稿采用與否,均由本刊編委會審定。文責由作者自負。依照《版權法》有關規(guī)定,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。凡涉及對原意的修改,則與作者商議。請作者務必在收到我刊退修意見后2周內,將修改后的文章發(fā)至編輯部,如有特殊情況請?zhí)崆芭c本刊聯(lián)系。作者如欲投他刊,請事先與本刊聯(lián)系,切勿一稿兩投。
1.6 經審閱后退修的稿件,作者應相應的修改或對審稿意見作出回復,再將修改稿通過審稿系統(tǒng)發(fā)回編輯部處理。
1.7 來稿刊登后,編輯部寄當期雜志2冊。本刊已加入有關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,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有關數據庫,請在來稿時聲明。
2 文稿的撰寫要求
2.1 文題
須簡明確切,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,一般不超過20字,不要副題。避免使用化學式、公式及不太為讀者所熟悉的縮寫等。論著性文章應提供與中文相對應的英文題目。
2.2 作者
應是論文學術內容的創(chuàng)造構思或設計者;稿件起草撰寫者;能在學術界就論文內容進行答辯者。對本文有貢獻而不具備作者條件的其他人員可寫在致謝項中。名的右上角標注單位序號(僅一個單位者不標注),在作者后依序標注作者單位。論著性文章應提供與中文相對應的作者及單位的英文。論文首頁頁腳附注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簡介(包括姓名、技術職稱、聯(lián)系電話及E-mail地址)。
2.3 摘要
論著類文稿應有結構式摘要,且中、英文摘要應相對應。內容明確列出4個要素,即目的(Objective):研究目的和涉及范圍;方法(Methods):所用的原理、條件、材料、工藝、手段等;結果(Results):實驗研究的結果、數據等;結論(Conclusion):結果分析、研究、比較、評價,今后的課題、假設、啟發(fā)、建議、預測等。
2.4 關鍵詞
能反映論文特征內容、通用性較強的、符合主題詞表的術語,一般為3~6個。中英文關鍵詞排列應一致。
2.5 文內標題
一般采用1、1.1、1.1.1三級,層次的序號后不用黑點。
2.6 外文大小寫、正斜體
外文大小寫、正斜體應準確。人基因縮寫符號用大寫斜體,人基因相關產物如蛋白質的縮寫符號用大寫正體;動物基因縮寫符號用斜體(首字母大寫,其余小寫),動物基因相關產物的縮寫符號用正體(首字母大寫,其余小寫);內切酶如EcoRⅠ,HindⅠ用斜體;生物的屬名、種名等用斜體;統(tǒng)計學符號用斜體,如t檢驗,F(xiàn)檢驗,P值,x±s(均數±標準差)等;拉丁詞如in vitro,in vivo,in situ,et al等也用斜體。
2.7 量和單位
嚴格執(zhí)行GB 3100~3102有關量和單位的規(guī)定。量的符號一律采用斜體,如m(質量)、t(時間、溫度)、c(量濃度)、p(壓力)、v(速度),F(xiàn)(力),E(能量),吸收度(A),等。單位符號用正體,如:1 mg,1 min,1 MHCl應為1 mol/L HCl,轉速rpm應為r/min。圖表中用符號表示數值的量和單位時,采用量與單位相比的形式,如t/min,c·mol·L。在一個組合劑量單位代號內,不得有1條以上的斜線,如mg/kg/d應寫成mg/(kg·d)或mg·kg·d。
2.8 數字
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數字且得體的地方,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。應注意有效數字的使用。平均數應寫出標準差(x±s)。百分數范圍應寫為20%~30%,不應寫成20~30%。
2.9 代號和縮寫
文中可使用國際代號和縮寫,例如:1秒,1 s;2分鐘,2 min;3小時,3 h;4天,4 d。相對標準偏差RSD,靜脈注射iv,肌肉注射im,腹腔注射ip,皮下注射ih,灌胃ig,口服po。
2.10 醫(yī)學名詞及藥名
醫(yī)學名詞以《醫(yī)學名詞》系列(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)為準。藥名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05年版和《中國藥品通用名稱》(化學工業(yè)出版社,1997)為準,不用商品名。新譯名詞應附外文。文內縮略語首次出現(xiàn)時應使用全稱。
2.11 圖表
應盡量少用或精簡,能以文字敘述則不用表和圖。表用三線表,表號、表題均置在表上方,插圖需用繪圖墨水在繪圖紙或優(yōu)質白紙上繪制,線條應光滑均勻。圖中文字盡量少注。照片必須黑白對比清晰。圖號、圖題及說明均置圖下方。應有自明性,力求簡明,避免與正文重復,并置于文內相應處。正文與圖表中數據須認真核對,做到準確無誤,相互一致。圖表要有序號(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)、題目及說明。圖表中的量、單位、符號、縮略詞等必須與正文中所寫的一致。
2.11.1 圖的制作 圖序、圖題居中排在圖下方,圖例置于圖形與圖題之間。圖中文字與符號應用電腦植字,不用手寫。字號以小5號(9磅)為宜。也可提供原圖或復印件,大小不限,不必用描圖紙繪制。如用掃描等數據采集圖,線條圖用600 dpi,TIF格式,灰度圖及彩色照片用300 dpi,TIF或JPG格式。
線條圖線條均勻、主輔線分明。高度與寬度之比一般為5∶7左右。如為坐標圖,縱、橫標目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,居中置于縱、橫坐標軸的外側。
照片圖要求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清晰,層次分明,反差適中。病理顯微照片應標明染色方法。涉及尺寸的照片應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標度。
化學結構式使用ChemDraw或CHemWin繪制。
2.11.2表的制作 應按統(tǒng)計學的制表原則設計,力求結構簡潔,主、謂語位置合理。采用三線表。每表均應有序號和簡明的表題,居左排印在表的上方。表中不設"備注"欄,需說明的事項在表下以簡練文字注釋。
標目詞表的各欄應標明標目詞,參數欄的標目詞一般為量或測試項目及其單位符號。如表中所有參數的單位相同,可標注在表的右上方,或表題之后(加括號)。各欄參數單位不同,則應將單位符號加括號標注在各欄標目詞后。
表中數字同一欄的數字必須按位次上下對齊。表內不能用"同上" 、"同左" 、"〃"和類似詞,一律填入具體數字或文字。如未測或無此項可空白,未發(fā)現(xiàn)用"-",但表下均應簡單注釋;結果為零用"0"。
2.12 參考文獻
按在文中首次出現(xiàn)順序編號,在引用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標出。一般論著20條以內,綜述20條以上。參考文獻的作者(主要責任者)為1~3名者全部列出,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,其后加"等"(日文加"他",英文加"et al")文后參考文獻表編排格式:
2.12.1 期刊文章 [序號] 作者(作者超過3個的用等代替). 文獻題名[J]. 刊名(外文刊名可縮寫,縮寫后的首字母應大寫,并省略縮寫點"."), 出版年份, 卷號(期號):起止頁碼.
如:[1] 金顯賀,望昌長,王忠東,等.一種用于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字濾波技術[J].清華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,1993,33(4):62-67.
2.12.2 專著 [序號] 作者.書名[M]. 版本(第1版不標注). 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起止頁碼.
如:[1]奚念朱,顧學裘. 藥劑學[M]. 第2版. 北京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,1980:344.
2.12.3 國際、國家標準 [序號] 標準編號,標準名稱.
如:
[1] GB/T 16159-1996[S],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(guī)則.
[2] 全國量和單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. GB3100-3102量和單位[S]. 北京:中國標準出版社,1994.
[3] 國家藥典委員會.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[S]. 二部. 北京:化學工業(yè)出版社,2000:78.
2.12.4 專利 [編號]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. 專利題名:專利國別,專利號[P]. 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.
如:[1] 劉加林. 多功能一次性壓舌板:中國,92214985.2[P]. 1993-04-14.
2.12.5學位論文 [編號] 姓名. 文獻題名[D]. 學校所在地:學校及二級學院,撰寫年份.
如:[1] 張志祥. 間斷動力系統(tǒng)的隨機擾動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應用[D]. 北京:北京大學數學學院,1998.
2.12.6 論文集中析出的文獻 [編號]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. 析出文獻題名[C]//論文集主要責任者. 論文集名. 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析出文獻的頁碼.
如:[1] 鐘文發(fā). 非線性規(guī)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[C]//趙瑋. 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: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. 西安: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,1996:468-471.
2.12.7 報紙中析出的文獻 [編號] 作者. 文獻題名[N]. 報刊名, 出版年(版面).
如:[1] 丁文祥. 數字革命與競爭國際化[N]. 中國青年報,2000-11-20(15).